他在长大,我在变软。
以前我总想着,要做一个能挡风遮雨的爸爸,
现在我明白了,
有时候,陪他淋一点小雨,也是一种温柔。
小崽崽是用来温暖时光的,
而他,刚好温暖了我这一生里最硬的部分。
他在长大,我在变软。
以前我总想着,要做一个能挡风遮雨的爸爸,
现在我明白了,
有时候,陪他淋一点小雨,也是一种温柔。
小崽崽是用来温暖时光的,
而他,刚好温暖了我这一生里最硬的部分。
一个人所阅读的书籍,塑造了他的认知方式、价值观念和对世界的理解。书不仅是信息的载体,更是通往不同思想、文化、时代与人生经验的通道。你选择读什么书,决定了你会怎么看待自己、别人、社会,甚至整个人类的文明与未来。
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无意中翻到了以前的一些邮件,又顺藤摸瓜的看了一会以前的一些生活和工作记录,看到了当年卖力在北京找工作的点滴记录,确实努力过了,年轻有这么一个经历,也不后悔了。
看到当年那个她逼我北京买房子的争吵,如果当年咬牙买了可能也就买了,毕竟那是2007年,房价还很低,那会没有魄力,也是成长环境造成的,见识太短,那会如果买了可能也就到了另一端婚姻里,也不一定没有矛盾,也不一定就如何生活,但是起码在北京有家了。
看到和当年的老板,同事沟通的粗劣记录,感觉到现在是淡然的,大概自己就这么大能力。那些挫折和经历,应该也就是人生必经之路,遇到的那些人,那些事,过去就淡忘了,回忆起来,有辛酸,有欣然,有感慨,复杂的情感记录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。
一个手机软件推广的群,就叫【手机软件推广】,都2025年了,还有人加,其实前面很多年应该也有人加,只是我设置的杜绝加群,也做了全员禁言,所以就是一个死群了,估计里面的人都是十几年前的,前几个月放开后,隔几天就有人加,很纳闷为什么。
正好有人加我,问问能发广告么,我就随意聊了几句,一个社交app,要推广,老板不想花推广费,就让加群发广告,都2025年了,还有人这么做推广。 继续阅读
目前留存最早的一个域名是2007年的,那会儿刚毕业,是作为一个博客注册的,后来增加了论坛,有点像一个行业站了,建立了QQ群,到现在还有主动加群的,但是一起没有起色,其实还不如当初了,这个行业当然也很小,目前发展并不是很乐观,被ai替代的很厉害,但是具体为什么没做起来,应该是没有太多的功夫在上面,对于行业没有太多涉猎,只是当时男女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。
另一个是2014年,当时给本地几家企业做服务,当地有一个产业聚集地,就想到做一个行业门户网站聚集资源,不过做了没2年那个服务就中断了,然后这个网站也就基本没有再维护,对于行业也就脱离开了。
现在做的基本都是进入这个行业,2021年开始做的,目前也没有什么起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