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胆猜测下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形势

作为一个普通百姓,互联网从业者,眼光没有那么高端,所以仅作为自己的猜测,别对号入座啊。

从今年4月份的封城过后,很多地方发布的经济数据都大幅下降,从身边发现的现状就是大量企业订单减少,不是一点半点,拦腰砍的情况很正常,很多小企业有关门停业的情况。从网站数据来看,流量并没有减少,甚至略有增加,但付费推广的少了很多,说明实体经济并不好过。

房贷政策一周变了3次,想刺激消费,买房,但效果并不佳。

未来几年,几码2-3年吧,经济形势应该是很不好过,物价会越来越高,钱越来越毛,房价是涨不动了,很多地方会下跌,好像没有保值的资产了。最好过的应该是医疗、生物相关行业,稍微好过点的单位比如跟着政策做基础设施开发的上下游产业,纯互联网影响不大,按部就班发展,跟实体经济结合比较大的网络公司得看结合的是什么行业,比如制造业就不太好过,订单减少营销资金也缩减了。和生活物资相关的也好过点,也得抓住机会,服务业大都不好过。

无论如何我们普通人关心的除了手里的钱值钱不值钱,还有就是房价和物价,形式不容乐观,只能说怀着美好的愿景去艰难度日。

为什么要搞京剧,为什么要学京剧?

上次上班摸鱼,这次晚上失眠。

其实从09年开始接触京剧感觉就是缘分,也后悔过,为什么进入了这么一个行业,其实都算不上行业,毕竟太小众,从业者也少,而目前只有演员和院团算是从业者,真正的经营者少之又少,就那么几个人,数的过来,真是可怜。

目前只有一个路子就是拿国家的补贴,但狼多肉少,大部分被国有的和地方的院团,或者演员个人承包去了,而他们做的都是一个皮毛,为什么不深入做呢?因为他们或者不懂教育,或者不懂市场,甚至有的连京剧都不懂,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任务而已,应付任务是什么状态你懂的。

上面说到有的演员不懂京剧大家可以以为夸张了,是故意贬低,举个例子就很明白了,小学语文老师需要诗人么?文学家?书法家?no,都不需要,需要是一个懂孩子的老师,语文老师并不一定是语文学家,但一个是一个懂教育的人,而京剧艺术涉及的东西太多,比如演员大概率只是对自己所演出的几出剧目熟悉,而对服装,道具,器乐等都有短板,更别说京剧分流派,分行当,你让一个张派青衣去给小学生甚至幼儿园讲京剧,你说会把孩子教成什么样?这是普及课程,也可以说是启蒙课,不是教演员。这么讲就明白了吧?

讲了现状,还是没讲明白为什么要搞京剧,下次接着聊。

关于少儿课程的推广总结

  关于少儿课程的推广,站长有话说。
  先自我介绍下,站长:杨坤(博客www.yangkun.net),是一个十几年的老站长了,做过的网站数不过来,有成功的,失败的也不少,从2015年涉足教育开始,经营起来了一些教育网站,也给一些教育企业服务过,对教育课程的推广,有自己的一些见解,在这里分享下。
  首先是成本怎么算,推广肯定有成本,怎么去投入,有钱砸当然没问题,但投入多少钱,怎么投入都是需要详细计算的,需要有经验的人去操盘,建议是前期试水,等课程和平台成熟后可以批量推广,但投广告也是本着循序渐进的路子去走,我见过太多一次性砸上多少万,最后倒闭的案例。
  然后是在哪里投,哪里是最好的宣传渠道,这个每个课程肯定不一样了,比如刚需的中小学语数外,需要在大众媒体推,用户群体在那摆着呢,但像小众的艺术类课程和平台,需要精选渠道,如果泛泛的去投入,效果会很差。本着这两点去做就问题不大了。
  最后跟大家分享下:
  教育不是追求速度,但不能没有速度。

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的时间和读法

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 ...
子时:23点 --凌晨1 丑时:1 点 --凌晨3
寅时:3 点 --凌晨5 卯时:5 点 --凌晨7
辰时:7 点 --上午9 巳时:9 点 --上午11
午时:11点 --上午13 未时:13点 --上午15
申时:15点 --上午17 酉时:17点 --上午19
戌时:19点 --晚上21 亥时:21点 --晚上23

亚马逊跨境电商:五大趋势演变 中国卖家从“野蛮生长”走向“精耕细作”

趋势一:卖家地域和类型更多元卖家地域分布日益广泛,从珠三角、长三角不断向内陆延伸,海西经济区、中部、北部地区卖家规模快速增长。其中,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聚集地,过去五年卖家增速最快,卖家规模增长达9倍;珠三角地区卖家规模增长达6倍,该地区产业集中、人才资源丰富,外贸基础成熟,孕育了目前全国最大规模卖家群体;以福建为代表的海西经济区卖家越来越活跃,卖家规模增长了5倍,在服装鞋靴、箱包、家具家饰、户外照明等品类竞争中表现出明显优势;华北、华中地区卖家逐步崛起,以北京为例,众多科技创新企业、传统知名品牌在全球市场初露锋芒。与此同时,卖家的类型也更加多元,过去五年不仅涌现很多成功的互联网原生品牌,如出门问问、安克等,传统制造企业、传统外贸商、传统知名品牌等也不断加入出口跨境电商行业,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机遇,如科沃斯等。

趋势二:全球布局加速卖家国际化拓展步伐加快,并不断寻求多样化的商业机会。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卖家调研显示:近六成卖家已同时运营两个以上亚马逊海外站点,82%的卖家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拓展新的站点。在加速布局全球的过程中,卖家不仅考虑美国、欧洲等成熟站点,也积极布局中东、澳洲、新加坡等新兴站点。此外,随着亚马逊企业购(Amazon Business)业务的发展,卖家积极尝试商业采购的新模式。调研显示,已有近50%的卖家同时面向消费者与企业及机构买家。值得注意的是,更广泛的全球布局、更多样化的商业模式,不仅为卖家打开新的增长机遇,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。

趋势三:品牌意识增强随着出口跨境电商行业逐步转向“精耕细作”,卖家更关注业务的长期发展,在产品开发、品牌注册和构建与品牌保护等方面持续投入。在产品开发方面,借助亚马逊海外站点消费者的一手反馈,卖家有效改进产品设计、提高选品质量、并指导新品研发,涌现出很多深受欧美消费者喜爱的产品,Orolay的爆款羽绒服等。在品牌注册和构建方面,卖家利用跨境电商提供的轻量化方式打造国际品牌,在关注品牌注册同时创建自己的品牌故事,如泽宝。亚马逊数据显示,2017至2019年间,亚马逊上完成品牌注册(Brand Registry)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就高达10倍。亚马逊通过品牌注册、Transparency透明计划、Project Zero等多项实用的工具和服务帮助卖家保护品牌。亚马逊数据显示, 全球已经有超过20万品牌参加了品牌注册。

趋势四:产品创新提速随着全球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和细化,中国卖家不断丰富选品,并逐步从标准化产品转向更高价值、更多元、更具个性化的产品。其中,厨房、家居、服装等品类销量增长显著;户外、运动、家装等品类选品不断丰富;消费电子、家居用品等品类紧跟潮流趋势,更多融入“智能”元素,推出智能手环、智能音响、智能扫地机器人等产品,很多卖家创新地开发了结合亚马逊ALEXA技术的智能产品。

趋势五:响应能力升级过去五年,卖家对海外环境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不断升级,能够快速识别全球消费趋势走向并灵活调整选品策略,尽显柔性供应链优势。疫情期间,中国卖家及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,在居家生活、远程办公等新场景驱动下,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了家居、厨房用品、个护健康、室内运动、宠物、园艺等高需求产品。